- 胡迅建;赵明哲;吴中旗;怀惠英;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均给予治疗2w。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CRP、IL-6、vWF、ET及VEGF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CyS-C、CRP、IL-6、vWF、ET及VEG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yS-C、CRP、IL-6、vWF、ET及VEGF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偏低,治疗组的血清CyS-C、CRP、IL-6、vWF、ET及VEGF水平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明显降低ACS患者的血清CyS-C、CRP、IL-6、vWF、ET及VEGF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16期 v.23;No.191 2172-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陈伦音;王颖峰;贺珊珊;曾朝芬;钟勇;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纳洛酮与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82例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纳洛酮与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D3+、CD4+、CD8+、CD4+/CD8+、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和p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CD8+、PaCO2水平均显著低于组内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PaO2、SaO2和pH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纳洛酮和BiPAP呼吸机治疗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表现为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血气分析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17年16期 v.23;No.191 2176-2179+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1 ] - 彭洁;安娜;马骏麒;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抗感染治疗对急性重症肺炎患者全身炎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重症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常规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0天时,测定血清中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炎症反应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IL-2、IL-6、PCT、HMGB1、CRP、IL-4、IL-10、IL-13、MDA、AOPP、ROS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SOD、T-AOC、GSH-Px、LHP的含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中IL-2、IL-6、PCT、HMGB1、CRP、IL-4、IL-10、IL-13、MDA、AOPP、ROS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SOD、T-AOC、GSH-Px、LH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重症肺炎患者接受乌司他丁联合抗感染治疗,可有效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优化整体病情。
2017年16期 v.23;No.191 2180-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王统华;周喜汉;何守搞;苏建伟;蒋旗;胡高裕;
目的:探讨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肝纤维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1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德福韦酯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两组均治疗48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层黏连蛋白(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LN)、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TNF-α、IL-6、hsCRP、ⅣC、HA、PⅢP、LN及CD8+水平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辅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应激反应,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改善其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7年16期 v.23;No.191 2184-2187+2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刘生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抗氧化联合常规抗病毒药物对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进程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300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常规抗病毒治疗的对照组159例、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抗氧化联合常规抗病毒药物治疗的观察组141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纤维化指标、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HA、Ⅳ-C、LN、PCⅢ、PCT、IL-6、IL-22、IL-31、TNF-α、MDA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GSH-Px、T-SOD的含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中HA、Ⅳ-C、LN、PCⅢ、PCT、IL-6、IL-22、IL-31、TNF-α、MDA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GSH-Px、T-SOD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抗氧化联合常规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纤维化进程,具体与其降低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直接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188-2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鲁蕾;李春涛;张烨;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于我院进行治疗的UC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g/次,4次/d,连续治疗1个月,临床症状稳定后,剂量改为500mg/次,3次/d,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组用药,在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培菲康胶囊)辅助治疗,0.84g/次,2次/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炎症因子(IL-6、IL-10、CRP、TNF-α)、氧化应激标志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CRP、IL-6、MDA、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SOD、CD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CRP、TNF-α水平分别为(72.17±15.18)pg/mL、(21.52±10.21)mg/L、(15.98±4.1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6.55±17.26)pg/mL、(43.02±12.27)mg/L、(22.35±3.67)pg/mL,MDA水平为(5.89±0.56)n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6.75±0.68)nmol/mL,观察组CD8+水平(17.24±3.06)%,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9.01±2.6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水平为(70.21±6.03)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6.48±8.67)pg/mL,SOD水平为(1.84±0.06)U/mL,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32±0.05)U/mL,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分别为(57.84±6.07)%、(36.78±4.32)%、1.92±0.29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4.93±6.87)%、(35.42±5.27)%、1.89±0.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够调节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UC患者的临床症状。
2017年16期 v.23;No.191 2192-2195+2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胡明英;
目的:研究抗阻+有氧运动锻炼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胰岛素抵抗、斑块性质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抗阻+有氧运动锻炼联合降糖治疗以及常规降糖治疗。干预前及干预后16周时,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标、斑块性质指标及脂代谢指标。结果:入组后16周时,两组患者血清中F-Ins、MCP-1、YKL-40、MMP9、CatK、Caspase-3、TG、LDL、Resistin、Leptin、Visfatin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入组前(P<0.05),且运动组患者血清中F-Ins、MCP-1、YKL-40、MMP9、CatK、Caspase-3、TG、LDL、Resistin、Leptin、Visfatin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阻+有氧运动锻炼能够改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脂代谢、稳定斑块性质。
2017年16期 v.23;No.191 2196-2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李军;韩玲;董力;刘书磊;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E含量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T2DM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检测胰岛素抵抗指标,取空腹静脉血并检测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结果:T2DM组血清中VitE、2h-Ins、2h-CP、Trx、Txnip、SOD、GSH-Px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Ins、F-CP、MDA、AOPP、8-OHdG、AGEs、LOX-1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DM患者血清中VitE的含量与血清中2h-Ins、2h-CP、Trx、Txnip、SOD、GSH-Px的含量呈正相关,与血清中F-Ins、F-CP、MDA、AOPP、8-OHdG、AGEs、LOX-1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维生素E含量降低会造成胰岛素抵抗的加重、氧化应激反应的激活。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00-2202+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高冬梅;包山丹;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118例,经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接受利拉鲁肽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月,对比两组糖代谢指标、脂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糖代谢指标、脂质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月后,两组血清中FPG、FIN、F-CP、TC、TG、IL-1β、IL-6、CRP、TNF-α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HDL-C的含量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清中FPG、FIN、F-CP、TC、TG、IL-1β、IL-6、CRP、TNF-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HDL-C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利拉鲁肽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伴肥胖患者的治疗能够有效的优化机体糖脂代谢,减轻微炎症反应。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03-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汪菲;高向阳;张蓉;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性因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黏附分子水平变化及其检测意义。方法:158例T2DM患者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T2DM组(单纯糖尿病组,n=52)与DN组(糖尿病肾病组,n=106),后者又可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n=54)和大量白蛋白尿组(n=52);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间的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黏附分子(sVCAM-1、sICAM-1和E-选择素)水平。结果:T2DM组与DN组患者hs-CRP、IL-6、TNF-α、vWf、VEGF、sVCAM-1、sICAM-1和E-选择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DN组显著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组中,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的hs-CRP、IL-6、TNF-α、vWf、VEGF、sVCAM-1、sICAM-1和E-选择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血清炎性因子、vWf、VEGF与黏附分子等均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指标水平检测对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07-2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 ] - 闫晓辉;梁衍;金刚;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抵抗与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184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作为透析组、同期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102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评估EPO抵抗指数并计算中位数,检测血清中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指标。结果:透析组患者血清中T-AOC、SOD、CAT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DA、AOPP、IFN-γ、HMGB-1、ICAM-1、IL-4、IL-1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ERI患者血清中T-AOC、SOD、CAT的含量均显著低于低ERI患者,MDA、AOPP、IFN-γ、HMGB-1、ICAM-1、IL-4、IL-1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低ERI患者。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抵抗程度与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的激活密切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11-2213+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王成立;王学莉;马丽;伏添;李刚;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靶器官损伤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脓毒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及靶器官损伤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含量、外周血Th17/Treg细胞免疫水平、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2、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BNP)、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Ⅰ(TnI)以及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6、PCT、CRP、NT-prBNP、CK、CK-MB、TnT、TnI以及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水平、Th17/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接受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抑制不良免疫应答,减少心肌损伤。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14-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龙君;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肾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和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SLE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收治的95例SLE患者按照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诊断标准分为狼疮肾炎组(LN组,n=64)和非狼疮肾炎组(NLN组,n=31),另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采集所有受试者血液样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CRP和血尿酸浓度,并同步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分析检测结果。结果:SLE组患者血清CRP和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SLE患者LN组血清CRP和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NLN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SLE患者NLN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NLN组血尿酸水平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SLE患者LN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水平均显著高于NLN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SLE患者NLN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肾损伤患者体液免疫被不同程度地激活,B细胞功能亢进,全身炎症反应严重,肾脏存在不同程度受损;血清CRP、血尿酸和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可能参与了SLE肾损伤病理过程,是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18-2220+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谢文杰;李延红;谢长访;刘新良;张帅;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应用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对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糖类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CA242)、瘦素(leptin,LEP)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两组均继续给予新辅助化疗6个疗程。比较两组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及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的治疗前后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相比治疗前偏低,且以上血清指标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偏低,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相比治疗前均明显偏低,治疗组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所占比值相比对照组偏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降低低位直肠癌患者血清CEA、VEGF、CA724、CA242及LEP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21-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杨宇;易庆军;李秀泽;夏氢;张永洪;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痛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7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MMA组)以及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MMA组接受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自控静脉镇痛,PCAI组接受自控静脉镇痛。术后即刻及术后12小时,检测血清中疼痛相关分子、应激相关激素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应激相关免疫分子的含量。结果:术后12小时,两组患者血清中SP、PGE2、TNF-α、IL-1β、IL-10、FC、NE、E、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术后即刻,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术后即刻且MMA组患者术后12小时血清中SP、PGE2、TNF-α、IL-1β、IL-10、FC、NE、E、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低于PCIA组,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的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PCIA组。结论:罗哌卡因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地佐辛多模式镇能够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疼痛及应激反应。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25-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2 ] - 张晓莲;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及T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PCOS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的联合组以及接受克罗米芬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时,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程度及T细胞免疫应答。结果:治疗后3个月经周期时,联合组HOMA-IR的水平及血清中F-Ins、F-CP、TOS、MDA、AOPP、IL-17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RORγt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HOMA-β的水平及血清中TAS、SOD、GSH-Px、VitC、VitE、IL-10、TGF-β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治疗前;对照组HOMA-IR、HOMA-β的水平及血清中F-Ins、F-CP、TOS、MDA、AOPP、IL-17、TAS、SOD、GSH-Px、VitC、VitE、IL-10、TGF-β1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Foxp3、RORγt的mRNA表达量与治疗前无差异。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能够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及T细胞免疫应答。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29-2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顾海英;刘鹏云;李映雪;
目的:胎儿宫内窘迫的脐血流超声参数与胎儿缺血缺氧性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158例产妇,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分为宫内窘迫组(Apgar<7分)和正常妊娠组(Apgar≥7分),测定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时的脐血流超声参数,测定脐动脉的血气参数及氧化应激分子含量。结果: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期间,宫内窘迫组孕妇的脐动脉RI、PI、S/D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宫内窘迫组的脐动脉pH值、PaO2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且与RI、PI、S/D呈负相关,PaCO2、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且与RI、PI、S/D呈正相关;宫内窘迫组产妇脐动脉中SOD、GSH-px、CAT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且与RI、PI、S/D呈负相关,MDA、8-OHdG的含量显著高于且正常妊娠组与RI、PI、S/D呈正相关。结论:胎儿宫内窘迫的脐血流超声特征表现为阻力增加、血流减少且与胎儿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33-2235+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 ] - 王晶;刘充德;彭梅芳;冉彩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对患儿急性时相蛋白(APP)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128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3),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孟鲁司特钠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急性时相蛋白(CRP、HP、a1-AAG和CER)与免疫功能(CD3+、CD4+、CD8+和CD4+/CD8+)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RP、HP、a1-AAG、CER、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P、HP、a1-AAG、CER、CD8+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明显,治疗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明显,治疗后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有效降低患儿的急性时相蛋白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36-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刘家芬;宋文君;
目的:研究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对肥胖儿童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断为肥胖的156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的干预组及不进行特别干预的对照组。入组前及入组后5、10周时,检测血清中脂肪细胞因子及炎症反应指标的含量,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干预组患者入组后5、10周时血清中Leptin、Chemerin、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MCP-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含量以及空腹血糖(FBG)、F-Ins的水平均显著低于入组前,Adiponectin、Vaspi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入组前;对照组患者入组后5、10周时血清中Leptin、Chemerin、Adiponectin、Vaspin、TNF-α、IL-6、hs-CRP、MCP-1、VCAM-1、ICAM-1的含量以及FBG、F-Ins的水平与入组前比较无差异。结论:运动与饮食综合干预能够改善肥胖儿童的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及微炎症状态。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40-2242+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杨露;
目的:研究癌因性疲乏(CRF)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抗肿瘤免疫应答、肿瘤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原发性肺癌的137例患者,根据患者的自述症状将入组患者分为CRF组和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检测内分泌激素、肿瘤标志物的含量,采集外周血并检测免疫细胞的含量。结果:CRF组血清中ACTH、TSH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r、FT3、FT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RF组外周血中CD11b+CD15﹣CD33+CD14+M-MDSC、CD11b+CD15﹣CD33+CD14﹣G-MDSC、CD4+CD25+CD127l o wTreg、CD19+CD5+CD1d+B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CEA、Cyfra21-1、SCCAg、HE4、GDF-15、PCN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血清中ACTH、TSH的含量呈正相关,与Cor、FT3、FT4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癌因性疲乏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的改变与抗肿瘤免疫应答抑制、肿瘤负荷增加密切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43-2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1 ] - 汪涛;刘诚;李波;宋进华;顾建平;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91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患者给予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CEA、NSE、CA125、CD4+、CD8+、CD4+/CD8+和NK细胞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EA、NSE、CA125及CD8+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和NK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可有效降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47-2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 ] - 金灵莉;杜致远;卢光新;吕飞;尚瑞;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和单纯放疗治疗食管癌对患者免疫功能以及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进行单纯放疗,治疗时间6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放疗步骤相同的基础上给予同步化疗,化疗方案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法,3周为1个疗程,共化疗2个疗程。两组均于入院时以及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结束后翌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食管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T总)、抑制性T细胞(Ts)、辅助性T细胞(Th)、Th/Ts以及自然杀伤细胞(NK))。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SCC-Ag和CYFRA21-1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总比例、Th比例以及Th/Ts比值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Ts比例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NK高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T总比例、Th比例以及Th/T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相应水平(P<0.05),而两组NK、Ts比例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相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放疗同步顺铂+紫杉醇化疗可改善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SCC-Ag、CYFRA21-1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51-2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雷蕾;李旭;段雨涵;许虹;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对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注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4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123)和观察组(n=125)。对照组给予顺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化疗,观察组接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化疗,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CA125、CA19-9、CEA、VEGF、CRP、MMP-2和MMP-9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CA125、CA19-9、CEA、VEGF、CRP、MMP-2和MMP-9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氟尿嘧啶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VEGF、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55-2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刘敏;庞敏;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超声剪切波速度(SWV)与癌细胞生长、病灶内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测定超声剪切波速度;采集肝癌病灶及癌旁病灶并检测抑癌基因、增殖基因、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肝癌病灶内PICK1、Merlin、PTEN、FN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癌旁病灶,STC2、N-cadherin、Bcl-2、CyclinD1、E2F、Gli2、VEGFA、MMP9、Ang-2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癌旁病灶;肝癌病灶的SWV与PICK1、Merlin、PTEN、FN的蛋白表达量呈负相关,与STC2、N-cadherin、Bcl-2、CyclinD1、E2F、Gli2、VEGFA、MMP9、Ang-2的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SWV的增高与癌细胞生长活力及血管新生增加密切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59-2261+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鲁英娟;夏效升;
目的:研究套细胞淋巴瘤中PI3K/Akt信号通路与细胞凋亡、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套细胞性淋巴瘤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的MCL组,同期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诊断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采集淋巴结组织,检测p-PI3K、p-AKT的蛋白表达量以及凋亡基因、侵袭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MCL组患者淋巴结中p-PI3K、p-AKT的蛋白表达量以及SOX11、cyclinD1、TNFAIP3、XIAP、PCNA、MMP2、MMP7、MMP9、VEGF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NFAIP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PI3K高表达的MCL淋巴结中SOX11、cyclinD1、XIAP、PCNA、MMP2、MMP7、MMP9、VEGF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p-PI3K低表达的MCL淋巴结,TNFAIP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p-PI3K低表达的MCL淋巴结。结论:套细胞淋巴瘤中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肿瘤细胞凋亡障碍、侵袭增强密切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62-2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蒋莎莎;张军;齐彦宇;樊佳;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对胰腺癌术后胃肠激素、应激激素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胰腺癌根治术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PF-T组和TP组,分别接受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和常规肠内营养干预。手术前及手术后3、7天时,检测血清中胃肠激素MTL、GAS、CGRP、Ghrelin、应激激素ACTH、Cor、R、AT-II、AL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T细胞、Treg、Breg、MDSC的含量。结果:手术后3、7天时,两组血清中MTL、GAS、CGRP、Ghrelin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T细胞的含量较手术前显著降低,血清中ACTH、Cor、R、AT-II、AL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reg、Breg、MDSC的含量较手术前显著升高;且TPF-T组患者术后血清中MTL、GAS、CGRP、Ghrelin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NKT细胞的含量显著高于TP组,术后血清中ACTH、Cor、R、AT-II、ALD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reg、Breg、MDSC的含量显著低于TP组。结论:胰腺癌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干预能够调节胃肠激素分泌、抑制应激反应并改善免疫应答。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66-2269+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吴刚;王强;詹毓彦;
目的:研究凋亡诱导剂TWEAK及细胞外基质蛋白Del-1与胰腺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接受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胰腺癌患者54例以及接受部分性切除手术的胰腺外伤患者32例,分别收集胰腺癌组织和正常胰腺组织适量,抽提RNA并反转录为cDNA后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测定TWEAK、Del-1、Survivin、USP9X、DPF2、Stathmin、CD44v9、GPSM2、MMP9、Snail、Vimentin的mRNA表达量。结果:胰腺癌组织中TWEAK、Del-1、Survivin、USP9X、DPF2、Stathmin、CD44v9、GPSM2、MMP9、Snail、Viment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TWEAK高表达胰腺癌组织中Survivin、USP9X、DPF2、Stathm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TWEAK低表达胰腺癌组织;Del-1高表达胰腺癌组织中CD44v9、GPSM2、MMP9、Snail、Viment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Del-1低表达胰腺癌组织。结论:胰腺癌组织中TWEAK和Del-1的高表达分别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70-2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郑芳芳;陈士华;闻传毅;郭伟;肖寒;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病(AD)伴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Hcy、NSE及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98例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多奈哌齐联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及hs-CRP)、Hcy、NSE及脑神经递质(5-HT、NE及DA)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TNF-α、IL-6、hs-CRP、Hcy、NSE、5-HT、NE及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Hcy、NSE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5-HT、NE及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奈哌齐与叶酸,维生素B12联合治疗老年阿尔茨海默病伴高同型半胱胺酸血症,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性反应,下调Hcy、NSE水平,升高脑神经递质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74-2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 ] - 桂树华;胡玲玲;王挺刚;眭晨燕;殷晓菁;孔亮;
目的:探讨丹七软胶囊辅助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112例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随机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丹七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粘度及血浆黏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FIB、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其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s-CRP、TNF-α、IL-6、FIB、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PT及APT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辅助治疗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其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78-2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刘昭淑;周霞;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氧自由基生成、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康复组,早期康复组脑出血病情稳定2天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常规康复组脑出血后14d开始进行康复训练。脑出血后28、56d时,分别检测血清中氧自由基、神经损伤标志物、神经营养分子的含量。结果:脑出血后28、56d时,早期康复组患者血清中MDA、AOPP、8-OHdG、GFAP、NSE、Tf、Ft、S100B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康复组,BDNF、NGF、NTF-α、IGF-I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依达拉奉用于脑出血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生成、减轻神经损伤程度并改善神经营养状态。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82-2284+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彭伟;任民;
目的:研究脑外伤患者血清中Tau、8-iso-PGF2α含量与神经损伤及氧化应激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脑外伤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的TBI组,同期在郫都区人民医院健康体检的45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标本并检测Tau、8-iso-PGF2α、神经细胞凋亡分子、抗氧化分子的含量。结果:TBI组患者血清中Tau、8-iso-PGF2α、Bax、Caspase-3、Caspase-9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cl-2、GSH、VitE、GSH-Px、SOD、HO-1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au高含量TBI患者血清中Bax、Caspase-3、Caspase-9的含量显著高于Tau低含量TBI患者,Bcl-2的含量显著低于Tau低含量TBI患者;8-iso-PGF2α高含量TBI患者血清中GSH、VitE、GSH-Px、SOD、HO-1的含量显著低于8-isoPGF2α低含量TBI患者。结论:脑外伤患者血清中Tau、8-iso-PGF2α含量的异常升高分别与神经细胞的过度凋亡以及氧化应激反应的过度激活有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85-2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李佩云;李春芳;孙力;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干预效果及对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格拉斯哥评分(GCS)、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4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均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2、8周,观察组患者GCS评分[(7.79±1.42)、(11.86±2.56)分],高于对照组[(6.23±1.01)、(8.21±1.65)分](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39.14±1.21)、(41.67±1.12)分]低于对照组[(45.56±2.50)、(56.89±2.47)分](P<0.05);观察组BI指数对照组,NF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压氧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不良心理状态和意识状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89-2291+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 ] - 付泽鸿;徐红芳;王珺燕;
目的:研究浸润性乳腺癌MR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肿瘤组织生长、新生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活检结果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的A组、导管内癌的B组以及良性病变的C组,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并测定ADC值,取穿刺活检组织并检测增殖基因、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量。结果:A组和B组患者病灶中USP39、CyclinD1、VEGF、bFGF、Angplt-2、Angplt-3、Angplt-4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C组,ADC值及ALEX1、Bax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C组;A组患者病灶中USP39、CyclinD1、VEGF、bFGF、Angplt-2、Angplt-3、Angplt-4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B组,ADC值及ALEX1、Bax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B组;高ADC值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USP39、CyclinD1、VEGF、bFGF、Angplt-2、Angplt-3、Angplt-4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低于低ADC值浸润性乳腺癌组织,ALEX1、Bax的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ADC值浸润性乳腺癌组织。结论:浸润性乳腺癌ADC值的降低与癌细胞增殖、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92-2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漆伟;严亚波;付伟;郝冰;杨慎柯;陈绍奇;
目的:探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对骨质疏松患者股骨头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活力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确诊的骨质疏松患者218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股骨头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同时测定股骨头BMD水平、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采用Pearson检验判断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对骨质疏松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松质骨、皮质骨Von Mises应力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观察组股骨颈的BMD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骨代谢指标BGP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NBAP、TRACP-5b、CTX-1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骨质疏松患者股骨头松质骨、皮质骨Von Mises应力值与BMD值、骨代谢指标含量直接相关。结论:骨质疏松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可客观反映股骨头BMD值、骨代谢活力,是评估患者远期骨折风险的可靠方式。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96-2298+2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范瑜;吴嘉;林静;
目的:探讨集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入集体心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凋亡分子、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凋亡分子、炎症因子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中SOD、bcl-2的含量均高于干预前,MDA、bax、Caspace-3、Fas、IL-1β、IL-6、TNF-α的含量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SOD、bcl-2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MDA、bax、Caspace-3、Fas、IL-1β、IL-6、TNF-α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集体心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有效抑制全身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减轻细胞凋亡进程。
2017年16期 v.23;No.191 2299-2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刘志亚;
目的:研究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患者血清及房水中EPO、VEGF含量与眼部血流动力学、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断为血管新生性青光眼的47例患者作为研究的NVG组,同期在绵阳万江眼科医院诊断为白内障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的CAT组。采集房水及血清标本,检测EPO、VEGF、氧化应激分子、线粒体功能分子的含量;检测眼内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NVG组患者血清中EPO、VEGF的含量以及房水中EPO、VEGF的含量均显著高于CAT组患者;NVG组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的EDV、PSA水平及睫状后短动脉的EDV、PSA水平均显著低于CAT组且与房水中EPO、VEGF的含量呈负相关;NVG组患者房水中MDA、AOPP、Drp1、CytC、Apaf-1、caspase-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CAT组患者且与房水中EPO、VEGF的含量呈正相关,SOD、GSH-Px、CAT、Mfn1、Mfn2的含量显著低于CAT组患者且与房水中EPO、VEGF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青光眼患者血清及房水中EPO、VEGF含量的异常升高与眼部血流阻力增加、氧化应激反应激活及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2017年16期 v.23;No.191 2303-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孙敬杰;刘华磊;陈伏生;曹春霞;
目的:了解某市公安干警健康状况,分析潜在危险因素。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度774例公安干警体检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组间的检出率差异。结果:公安干警体检项目一项以上异常人数为760人(98.19%)。异常率最高的项目为血脂检查582人(75.19%),其次为肝功能检查433人(55.94%),再次为体重指数385人(49.74%);15项检查中共10项检查男性异常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11项检查异常率在高中低三个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共4项检查异常率已婚组高于未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某市公安干警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疾病风险主要来自于不良生活方式,女性健康状况优于男性、年龄越大健康状况越差。
2017年16期 v.23;No.191 2307-2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