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声兴;梁培育;吴刚;韩一南;宋鹏;陈金火;吴遥西;杨杰;
目的:分析膀胱癌组织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及其与正常组织的差异;探讨大鼠膀胱正常组织和癌组织中Ⅳ胶原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采集了47例膀胱癌组织和47例正常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分析其荧光光谱差异及其特征。用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检测正常组、膀胱癌组各25例组织标本中Ⅳ胶原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比较各组间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检查组织蛋白酶B mRNA的表达状况。结果:94标本共采集了300~800nm波长范围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自体荧光光谱,发现正常组织的荧光强度在任意波长下均高于癌组织,正常组织的峰强度明显高于癌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正常组、癌组中的基底膜均有Ⅳ胶原表达,但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减少,与正常膀胱组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蛋白酶B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膀胱组织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膀胱正常组织、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光谱特征存在差异;在膀胱正常组织及癌组织中,大鼠膀胱癌组织中Ⅳ胶原表达减少;大鼠膀胱癌组织中组织蛋白酶B表达增加,可能导致两组组织的自体荧光差异的原因之一。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59-1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冯力;
目的:研究泛素偶联酶2C(UBE2C)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侵袭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并随机分为UBE2C-siRNA组和NC-siRNA组,分别转染UBE2C的siRNA和NC的siRNA。转染siRNA后24小时,抽提细胞内的RNA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反应测定促增殖基因YB-1、CyclinD1、CDK4、Aurora-A、Ki-67及增殖抑制基因LC3、Beclin1、GRP78、IRE1α、PERK、ATF6及侵袭基因KLF4、RIPK3、HIF-1α、Integrinβ1、MMP9的mRNA表达量。结果:UBE2C-siRNA组细胞中YB-1、CyclinD1、CDK4、Aurora-A、Ki-67、KLF4、RIPK3、HIF-1α、Integrinβ1、MMP9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NC-siRNA组,LC3、Beclin1、GRP78、IRE1α、PERK、ATF6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NC-siRNA组。结论:抑制UBE2C基因能够调节神经母细胞瘤内增殖及侵袭基因的表达,进而阻碍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62-1064+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罗杰鸿;何丽珍;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三维斑点追踪参数与左心室重构过程中血清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5月期间诊断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的CHD组,另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三维斑点追踪参数、外周血信号分子表达量、血清中细胞因子及胶原代谢指标含量。结果:CHD组患者的GLS、AGS水平均较对照组志愿者显著降低(P<0.05),GCS、GRS水平与对照组志愿者比较无显著变化,外周血中Notch1、Hes1、NF-κB、PKC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sTWEAK、FGF23、TGF-β1、GDF15、sSema4D、CaN、MMP14、PINP、ICTP的含量和对照组比均显著升高(P<0.05);CHD组患者GLS、AGS的水平与外周血中Notch1、Hes1、NF-κB、PKC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sTWEAK、FGF23、TGF-β1、GDF15、sSema4D、CaN、MMP14、PINP、ICTP的含量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冠心病患者三维斑点追踪参数GLS、AGS的变化与左心室重构过程中信号通路功能、细胞因子分泌及胶原代谢的改变密切相关。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65-1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朱睿;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进程及免疫应答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接受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实验组、接受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测定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数目。结果:与组内治疗前相应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血清中PC-III、C-IV、TGF-β1、Ang-II、IFN-γ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1细胞的数目均显著降低,外周血中Th2、mDC、pDC细胞的数目及CD80、CD86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IL-5、IL-10的含量均显著升高;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血清中PC-III、C-IV、TGF-β1、Ang-II、IFN-γ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h1细胞的数目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Th2、mDC、pDC细胞的数目及CD80、CD86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IL-5、IL-10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能够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并改善免疫应答。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69-1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吴朝勇;易勇;
目的:研究尼可地尔对PCI术中慢复流患者术后心肌损伤、血小板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期间进行急诊PCI且术中发生慢复流的病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发生无复流后是否使用尼可地尔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常规对照组。PCI术前及术后1天、术后3天时,测定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的含量及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分子、炎症信号分子的表达量。结果:与组内PCI术前相应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3天时血清中HFABP、HIF-1α、CK-MB、cTnI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PAR1、PAR4、CCR2、p38MAPK、HSP27、Notch1、NF-κB、MEK1、ERK1/2、CaMKII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1天、术后3天时血清中H-FABP、HIF-1α、CK-MB、cTnI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PAR1、PAR4、CCR2、p38MAPK、HSP27、Notch1、NF-κB、MEK1、ERK1/2、CaMKII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结论:尼可地尔对PCI术中慢复流患者术后心肌损伤、血小板活化及炎症反应激活均具有负性调节作用。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73-1076+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谢柯祺;陈平;何伟;刘铮;
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心肌及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进行的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入术前接受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优甲乐组及术前进行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12小时,测定心肌及脑组织损伤指标、促炎及黏附分子、抗氧化指标。结果:手术后12小时,两组患者血清中cTnI、LDH、CK-MB、H-FABP、NSE、S100B、CD11b/CD18、sP-selectin、IL-1、IL-10的含量及SjvO2的水平均高于手术前,Cu-Zn SOD、CAT、GSH-Px的含量均低于手术前且优甲乐组患者血清中cTnI、LDH、CK-MB、H-FABP、NSE、S100B、CD11b/CD18、sP-selectin、IL-1、IL-10的含量及SjvO2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u-Zn SOD、CAT、GSH-Px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左旋甲状腺素对体外循环手术过程中炎症及氧化应激所致心肌及脑组织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77-1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魏福生;李秀泽;徐鹏;
目的:研究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骨科手术后切口疼痛、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绵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骨科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Par组接受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联合常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手术前后测定血清及外周血中的疼痛神经递质、炎症分子及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与组内手术前疼痛神经递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1天、手术后3天时血清中PGE2、5-HT、SP、NPY的含量均显著降低,血清中COR、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JAK2、STAT3、IL-1、IL-6、IFIT1、Nrf2、HO-1的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且Par组患者手术后1d、手术后3d时血清中PGE2、5-HT、SP、NPY、COR、GH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JAK2、STAT3、IL-1、IL-6、IFIT1、Nrf2、HO-1的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结论: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能够减轻骨科手术后的切口疼痛及炎症应激反应。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81-1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 ] - 李淑芬;安振平;
目的:研究地佐辛预处理对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及相关内环境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在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全麻手术的小儿患者200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地佐辛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及手术结束前30分钟时地佐辛静脉推注、对照组接受常规全身麻醉及手术结束前30分钟时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在麻醉苏醒期时,进行苏醒期躁动的CHEPOS评分;在麻醉诱导前及苏醒期时,测定血清中炎症应激介质的含量及外周血中应激信号分子、炎症信号分子的表达量。结果:地佐辛组在麻醉苏醒期时的CHEPOS评分低于对照组;与组内麻醉诱导前比较,两组患儿苏醒期时血清中ACTH、Cor、INS、ICAM1、TNF-α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HOP、GRP78、JNK、c-jun、CD14、SR的表达强度均显著升高,IRS-1、IRS-2、PKB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降低且地佐辛组患儿苏醒期时血清中ACTH、Cor、INS、ICAM1、TNF-α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CHOP、GRP78、JNK、c-jun、CD14、SR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RS-1、IRS-2、PKB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地佐辛预处理对小儿全麻手术苏醒期躁动及相关内环境变化均具有改善作用。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85-1088+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张良;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OCS1)、SOCS3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自贡市妇幼保健院在2014年6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的HSP组、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研究的对照组。取外周血并测定SOCS1、SOCS3的表达量以及CD4~+T细胞亚群的含量,取血清并测定CD4~+T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HSP组患儿外周血中SOCS1、SOCS3的mRNA表达量及SOCS3/SOCS1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HSP组患儿外周血中Th1、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TGF-β1的含量低于对照组,Th2、Th17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L-5、IL-17的含量高于对照组且高SOCS3/SOCS1比例的HSP患儿外周血中Th1、Treg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TGF-β1的含量低于低SOCS3/SOCS1比例的HSP患儿,外周血中Th2、Th17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L-4、IL-5、IL-17的含量高于低SOCS3/SOCS1比例的HSP患儿。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中SOCS1、SOCS3表达的改变能影响CD4~+T细胞的分化。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89-1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 张永芳;廖建华;蒲元林;刘梅玲;杨瑶;张鸿雁;
目的:研究反复肺炎患儿体内免疫应答、炎症反应与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反复肺炎在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的实验A组,选择同期因急性肺炎在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就诊的患儿作为研究的实验B组,另取同期在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血清并测定YKL-40、免疫分子、炎症分子的含量,采集外周血并测定免疫分子、炎症分子的表达量。结果:实验A组和实验B组患儿血清中YKL-40、IFN-γ、HMGB1、TNF-α、MCP4、CysLTs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4、NF-κB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外周血中TIM1、TIM3、CD19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IL-4的含量低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患儿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实验B组更为显著;实验A组中高YKL-40患儿外周血中TIM1、TIM3、CD19的表达强度以及血清中IL-4的含量均显著低于低YKL-40患儿,血清中IFN-γ、HMGB1、TNF-α、MCP4、CysLTs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4、NF-κB的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低YKL-40患儿。结论:反复肺炎患儿体内YKL-40的异常分泌与免疫应答紊乱、炎症反应过度激活密切相关。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93-1096+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涂娟娟;何建云;
目的:研究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M、IgA、IgG含量与炎症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2018年1月期间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作为MPP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补体、免疫球蛋白、炎症应激介质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炎症应激分子的表达量。结果:MPP组患儿血清中C3、C4、IgM、sICAM-1、CD40L、HMGB1、Cor、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2、TLR4、CD11b、CD18、MPO、NOX2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Ig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IgG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MPP组患儿血清中C3、C4、IgM的含量与血清中sICAM-1、CD40L、HMGB1、Cor、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2、TLR4、CD11b、CD18、MPO、NOX2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血清中IgA的含量与血清中sICAM-1、CD40L、HMGB1、Cor、MDA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TLR2、TLR4、CD11b、CD18、MPO、NOX2的表达强度呈负相关。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补体、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与病程中炎症应激反应的过度激活有关。
2018年11期 v.24;No.210 1097-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刘莹;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老年晚期肝癌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外科住院部老年晚期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化疗,研究组采用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与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 Transferase,ALT)等肝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DBil、TBil、AST与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上述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研究组上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副反应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老年晚期肝癌患者的疗效满意,有助于明显改善肝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01-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磊;
目的:研究胃癌内镜下活检组织中Vav1、组织蛋白酶D(CTSD)表达量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胃镜下活检诊断为胃癌的患者,收集内镜下活检所得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测定Vav1、CTSD以及侵袭基因、增殖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胃癌组织中Vav1、CTSD、HDAC5、Twist1、Ncadherin、MMP2、PTP1B、ATAD2、CyclinD1、PCNA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BTG3、WTX、FAF1、Fas、Mxi1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胃癌组织中Vav1、CTSD的mRNA表达量与HDAC5、Twist1、N-cadherin、MMP2、PTP1B、ATAD2、CyclinD1、PCNA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与BTG3、WTX、FAF1、Fas、Mxi1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胃癌内镜下活检组织中Vav1、CTSD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相关的侵袭基因、增殖基因均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06-1108+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赵春莲;李晓兰;陈小霞;谢玲玲;王熙;田洁;周栩茹;
目的:研究血清微管解聚蛋白1(STMN1)以及组织蛋白酶D(Cath-D)含量与宫颈癌病灶浸润性生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妇科接受手术切除的宫颈癌患者和子宫肌瘤患者,分别纳入研究的恶性组和良性组;术前采集血清并测定STMN1、Cath-D的含量;术后采集恶性组患者的宫颈癌病灶组织和良性组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测定STMN1、Cath-D、侵袭基因、侵袭信号分子的表达量。结果:恶性组血清中STMN1、Cath-D的含量以及病灶组织中STMN1、Cath-D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组且恶性组患者血清中STMN1、Cath-D的含量与病灶组织中STMN1、Cath-D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恶性组患者病灶组织中RACK1、Twist、MMP9、mTOR、S6K1、Wnt、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组,E-cadherin、GRIM19、GSK-3β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良性组且恶性组血清中STMN1、Cath-D的含量与病灶组织中RACK1、Twist、MMP9、mTOR、S6K1、Wnt、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E-cadherin、GRIM19、GSK-3β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STMN1、Cath-D能够对病灶浸润性生长做出评估。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09-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李晓红;张利娜;
目的:研究术前超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病灶内癌细胞浸润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前接受超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准备。采集确诊时及手术前1天时的血清并测定肿瘤标志物的含量;采集手术切除后的宫颈癌病灶并测定抑癌基因及侵袭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确诊时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前1天时血清中CA125、TSGF、SCC、HE4的含量显著降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1天时血清中CA125、TSGF、SCC、HE4的含量无显著变化;手术切除后,观察组患者宫颈癌病灶内RASSF2A、FHIT、eIF4E3、RIZ1、DAPK、Syk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RbAp48、Vimentin、N-cadherin、Sox2、β-catenin、MMP9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超选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能够抑制局部晚期宫颈癌病灶内癌细胞的浸润性生长。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13-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周萍;申明霞;阿布拉江·艾木都拉;陈芳;
目的:探讨真武汤联合新辅助化疗对卵巢癌病灶内癌细胞恶性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80例,回顾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对照组42例、接受术前真武汤联合新辅助化疗的真武汤组38例。留取术中卵巢癌组织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中增殖基因、侵袭基因、自噬基因的表达量。结果:真武汤组患者卵巢病灶组织中增殖基因AKT、LSD1、SIRT1、NOB1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侵袭基因DACT1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MTA1、GRP78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自噬基因Beclin1 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LC3-Ⅱ、Atg5mRNA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卵巢癌患者术前接受真武汤联合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活性并调节其自噬功能。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17-1119+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田生平;王崇山;杨伟忠;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肿瘤中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侵袭、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切除的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抽提蛋白后测定mTOR信号分子的表达量,抽提RNA后测定细胞侵袭分子、血管新生分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组织中p-PI3K、p-AKT、p-mTOR、p-S6K1、p-4E-BP1的蛋白表达量以及MMP2、MMP9、PKCα、VEGF、nm23-H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PCAF、E-cadherin、TSP1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组织中p-PI3K、p-AKT、p-mTOR、p-S6K1、p-4E-BP1的蛋白表达量与PCAF、E-cadherin、TSP1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与MMP2、MMP9、PKCα、VEGF、nm23-H1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中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能够促进细胞侵袭及血管新生。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20-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刘俊丽;蔡晓;
目的:研究鼻咽癌中miR-106b与病灶内细胞周期进程、细胞的侵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在神木市医院经病理学活检诊断为鼻咽癌的病例纳入研究,留取活检时得到的鼻咽癌组织和鼻咽癌旁组织,抽提miRNA后测定miR-106b的表达量,抽提RNA后测定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侵袭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鼻咽癌组织内miR-106b的表达量以及FOXC1、CyclinD1、CyclinE、TRIM27、uPAR、PARP1、MTA1的mRNA表达量高于鼻咽癌旁组织,CYB5R2、p16、IRF5、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鼻咽癌旁组织;miR-106b高表达的鼻咽癌组织内CYB5R2、p16、IRF5、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低于miR-106b低表达的鼻咽癌组织,FOXC1、CyclinD1、CyclinE、TRIM27、uPAR、PARP1、MTA1的mRNA表达量高于miR-106b低表达的鼻咽癌组织。结论:鼻咽癌中低表达的miR-106b对病灶内细胞周期的进程、细胞的侵袭均具有促进作用。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24-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丹;贾文婷;王薇;王繁博;
目的:应用微血管成像技术(superb mircovascular imaging,SMI)评估不同声像学特征的斑块内血流显像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在本院诊疗患有颈动脉斑块的病人120例,记录患者身上出现的120个斑块,采用二维超声及SMI技术检查病人的内中膜厚度,分析斑块的形态、声学特性以及其内部新生血流的形成。结果:混合回声斑块和低回声斑块内部的新生血管的生成率明显超过其他两类斑块,各类型斑块内血流显现率具有差异。对内部回声不同的斑块之间的血流显现率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低回声斑块与混合回声斑块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混合回声斑块与中等回声斑块、强回声斑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MI技术通过评估斑块血流显像得到以下结论,低回声斑块与混合回声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率明显要高于中等回声斑块和强回声斑块,SMI技术为诊断动脉硬化斑块内部新生血管的生成及其在不同回声斑块中的表现提供了新的可能。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28-1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李秀泉;
目的:研究右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神经递质、神经细胞因子及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临沂市荣军医院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右佐匹克隆组与艾司唑仑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天、28天时,测定血清中神经递质、神经细胞因子及应激指标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Glu、γ-GABA、5-HT、5-HIAA、BDNF、NGF的含量均显著升高,NE、TNF-α、IL-6、ATCH、Cor、CRP、SOD、GSH的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右佐匹克隆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Glu、γ-GABA、5-HT、5-HIAA、BDNF、NGF的含量高于艾司唑仑组,NE、TNF-α、IL-6、ATCH、Cor、CRP、SOD、GSH的含量低于艾司唑仑组。结论:右佐匹克隆治疗脑卒中后失眠患者能够较艾司唑仑更为有效地调节神经递质、神经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减轻应激状态。
2018年11期 v.24;No.210 1131-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1 ]